隆回新聞網(wǎng)訊(通訊員 鄭韻詩)12月9日晚上,由湖南江水冷讀書會主辦的“李晃詩集《俠客行》品讀會”在世界銻都——湖南冷水江成功舉辦。品讀會由冷水江市作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“江水冷”公眾號主編李小菊主持,并進行了網(wǎng)絡直播。 品讀會現(xiàn)場 李晃是70后著名詩人,隆回高平人,在深圳工作,被詩歌界譽為“詩俠”,作品發(fā)表在《中國文化報》《文藝報》《詩刊》等大型報刊,詩歌《井岡翠竹》曾被中央電視臺錄播。出版詩集《俠客行》《李晃詩選》《李晃抒情詩選》等多部。系湖南新鄉(xiāng)土詩協(xié)會副主席、深圳市南山區(qū)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《園山》雜志主編,供職于龍崗區(qū)園山街道辦。曾和《早安隆回》的唱作者袁樹雄合作過愛情歌曲《太陽偷著哭》。隨后,在播放的小視頻里,李晃講述了他的創(chuàng)作歷程以及與銻都冷水江的情緣。 “詩俠”李晃視頻發(fā)言 品讀會上,與會者積極發(fā)言,分享對詩集《俠客行》的閱讀體會。冷水江市作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詩人李新毫說,李晃的詩歌,處處透露出情與義。比如《又見炊煙》,詩很大氣,把河灣比做母親的臂彎,乳名竟然會帶著露水,這是詩人寫詩的高明之處,親情躍然紙上。《回鄉(xiāng)偶書》一詩讓人澿然淚下。詩集中多為游歷詩,李晃主要軌跡是“三南”,即出身在湖南,工作在嶺南,游歷在江南。詩俠每到一處,都會下筆成詩。尤其是《登南京鳳凰臺歌》,“鳳凰臺上鳳凰游/名又何如?利又何如?/天地之大,誰人知我,誰人能和?”這詩讀來頗有幾分陳子昂《登幽州臺歌》的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”的感覺。 詩人孫國緯以《清明》一詩為例抽絲剝繭,直抵詩歌肌理。他認為,這首詩一看,就讓人自然而然想起了杜牧的《清明》: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李晃的這首《清明》,與杜牧的《清明》,所表述的情感是一樣的,就是思念故人。但當我們讀到李晃的這一首,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:“這一天,杏花的眼晴/哭腫了”,這是一種場景再現(xiàn)與心靈的對撞,比起杜牧的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”更為走心。哪里是杏花的眼呢,分明是思念故人的心在泣血涕零。“一棵棵站立著的樅樹,跪彎了脖子/總感覺有一種聲音/在土堆里/輕輕喊著/自己的乳名”結(jié)尾是神來之筆。 與會者品讀李晃詩作 “冷水江好聲音”陳琳分享了著名評論家唐小林與梅山詩人李國堅對詩集《俠客行》的精彩評論。李衛(wèi)華表示,她喜歡詩集中的《四月》,也喜歡《遙祭顧城》,但更喜歡《九月九日致李白兄》,認為這更能展現(xiàn)“詩俠”李晃老師的俠氣。阮利晨、李群輝、李衛(wèi)東、謝子君、李小紅、楊煦華、顏進等相繼發(fā)言,交流了閱讀心得,并即興朗誦了喜愛的詩作,比如《如琴湖》《以夢為馬》《在岳麓書院》《暮蟬》《吳嶂嶺關(guān)口》《暫住江南》《江南寫意》等等,大家沉醉在李晃營造的詩歌意境中,產(chǎn)生心靈共鳴。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,與會詩人、作家、讀者紛紛表示此次品讀會受益頗多。 品讀會結(jié)束后合影 據(jù)悉,本次“李晃詩集《俠客行》品讀會”系湖南“江水冷”讀書會第一次專題研討詩集的讀書活動,網(wǎng)絡直播有近1800人次觀賞,獲得1.2萬個贊。李小菊表示,后期將策劃更多文學研讀活動,邀請詩人作家座談分享,為交流文學、發(fā)展文藝、書寫詩意冷水江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。 來源:隆回縣融媒體中心 一審:劉 銀 二審:肖 靜 三審:羅文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