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 第八屆中國-東盟教育交流周,8月3日即將在貴州舉辦。 自2008年啟動以來,交流周促進了中國東盟之間的交流,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總?cè)藬?shù)從2010年的49580人增長到2014年的67159人。四年內(nèi),東盟留學生增加了近兩萬人。 而近5年來,共有來自東盟國家近700 余人次的留學生在貴州大學學習。近日,記者走進貴大,探訪東盟留學生在貴州的生活。 獎學金豐厚 東盟學生蠻拼的 當?shù)爻煽儍?yōu)秀的東盟學生,可以申請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黔留學!安粌H免學費,每個月還可以領到3000元獎學金。”獎學金豐厚,泰國留學生高勇娜說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來中國留學。 以泰國為例,2010年來華留學生人數(shù)13177人,2014年上升到21296人,位居來華留學生總?cè)藬?shù)國家排名第三位。 中國去往東盟國家的留學生人數(shù)也在大幅增加,從2010年的16947人增長到2014年的26875人。 “老師布置的作業(yè),他們總是花功夫預習,蠻拼的!辟F大國際學院的賈老師說,曾經(jīng)教過一名東盟留學生,剛來貴大時不敢出門、不敢坐公交,經(jīng)過一年的刻苦學習,他在漢語考試中取得最高的考分。 賈老師經(jīng)常遇到一些東盟學生,學漢語時喜歡曬微信,大半夜還看到他們在微信上曬各種漢語書籍。 學會漢語 回國工資可翻倍 對東盟留學生而言,來華留學最明顯的收獲就是漢語水平提高顯著。 來自泰國的高勇娜今年24歲,她在泰國讀完本科后,于去年9月通過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到貴州大學。 之前從未接觸過漢語的高勇娜一到貴陽就“懵”了——出門打車、超市購物,接觸的全是完全無法聽懂的貴陽方言。而現(xiàn)在,高勇娜還能給來華時間較短的東盟學生當臨時“翻譯 ”。 高勇娜說,最近四五年,在泰國就業(yè)市場上,如果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漢語 ,薪金水平至少達到6000元月收入,而只懂得泰國語的本地人,月收入不到3000元。 尤其在旅游業(yè)為支柱產(chǎn)業(yè)的地區(qū)和國家,漢語學習者就業(yè)面較為廣闊。在越南,漢語學習同樣成為青少年的第一選擇。 “與中國毗鄰的鄰國商貿(mào)都比較發(fā)達,和中國經(jīng)商需要很多漢語人才。”23歲的越南留學生黎氏銀說,她一直鐘愛漢語,在越南讀本科時學的就是“漢語翻譯”專業(yè)。 如今黎氏銀來貴州大學就讀經(jīng)濟學院的“國際貿(mào)易”專業(yè)研究生,希望回國后找到理想的工作。 異鄉(xiāng)生活 他們“苦”中取樂 東盟學生最大的困擾,就是貴州的冬天。對于常年習慣三四十度高溫的東盟留學生而言,每逢冬天陰雨連綿、氣溫驟降至幾度時,他們幾乎都要進入“冬眠”狀態(tài)。 “在泰國我從來沒有穿過羽絨衣,來貴州后還買了幾件。”高勇娜說,一到冬天,除了上課時間,她從不出門,甚至不出被窩。 在宿舍里把取暖“小太陽”開到最大、拖著拖鞋、穿條熱帶短褲,是東盟留學生們冬季生活的“標配”。 “經(jīng)常上身穿羽絨衣、下身短褲加拖鞋來上課。”貴大國際學院的楊老師說,他們冬天經(jīng)常感冒,為此學校專門給他們的教室配備了立柜空調(diào)。 除了天氣,東盟留學生的飲食習慣和貴州也大不一樣。不愛吃學校食堂,他們經(jīng)常買菜來,按照家鄉(xiāng)口味在宿舍自己做飯。 “柬埔寨學生還喜歡在宿舍燒烤,邀請老師參加。”不少國際學院的老師都參加過這種聚會。 貴大國際學院的賈老師還感慨,生活上,東盟學生比較理解老師。有一次學校組織大家外出,行程變更后,少數(shù)學生覺得不能理解,而東盟學生則隨遇而安,對于集體的安排比較認同。 |